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,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,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。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?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,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。
愛護水資源教學設計意圖篇一
1、知識與技能:
(1)了解世界和我國的水資源狀況;
(2)了解水污染問題,形成節水和愛護水資源的意識。
2、過程與方法:
通過調查、研究與收集資料,讓學生了解水資源狀況,學會用辨證的方法來看問題。形成節水和愛水意識。
3、情感、態度與價值觀:
(1)學習用辨證的觀點看待水資源的豐富與有限;
(2)增強學生的節水意識;
(3)培養學生關心社會、為社會做貢獻的社會責任感。
本課題主要介紹兩部分內容;一是水資源狀況:一方面從儲量上說明水的豐富,另一方面從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說明水的短缺。從一個事物的正反兩面來認識事物的方法,不僅有利于學生對水資源狀況有一個全面、正確的認識,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辨證思維的能力,學習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;二是水資源的保護:從節水和防治水污染兩個角度介紹。這部分內容注重情感、態度與價值觀的體現,培養學生節水、愛水的意識俄及關心社會、為社會做貢獻的社會責任感。
1、本課題主要側重于情感、態度與價值觀的教學,因此,在教學過程中,應讓學生親自去體驗,了解本地水資源情況,學會用辨證的方法看待水資源。并配合收集的資料、圖片,加深印象;
2、在愛護水資源的內容中,以學生調查為主,收集有關水污染的資料、圖片、漫畫以及污水樣品,然后經討論、分析得出有關水污染的原因以及如何防治;
3、綜合上述兩點,讓學生形成節水意識,并在家庭用水調查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節水意識。
4、本節課的教學形式可多樣化,從課堂延伸到課外。可組織學生出墻報、寫論文、演講等,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,培養學生關心社會,為社會作貢獻的社會責任感。
讓學生了解世界和我國的'水資源狀況,學會用辨證的方法看問題,增強節水意識,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。
1. 教學重、難點:重點:水的組成。
難點:對單質化合物概念的理解。
2.教學準備
(1)組織學生收集資料,進行社會調查;
(2)制作水體污染來源示意圖的多媒體課件;
(3)從網上下載節水標記和水污染漫畫等圖片。 ?課時建議:1課時。 五、教學過程
愛護水資源
1、水資源概況:全球——世界各國——中國——江蘇——本地;
2、結論:水資源的儲量是豐富的,但淡水資源是緊缺的。
1、節約用水:節水標記。
2、防治水污染:
污染的原因:
①工業上“三廢”的任意排放;
②農業上農藥、化肥的任意施用;
③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。
s("content_relate");【愛護水資源教學設計】相關文章:
勸學教學設計
06-08
《論語》 教學設計05-08
棗兒教學設計05-05
爭吵教學設計05-05
《金子》教學設計05-03
臺階教學設計04-30
功教學設計04-25
《鳥語》教學設計04-23
船長教學設計04-04
《詩意》教學設計12-07